2020gre阅读高频题型训练注意事项-c7娱乐电子游戏官网
gre阅读考试中题型比较多,不过有些题型的出现频率很低,还有一些则是高频热门题型。考生想要提升阅读备考效率和得分,就需要先抓住这些更容易出现分值更高的题型。下面小编就和大家分享gre阅读高频题型训练注意事项和方法细节详解指点,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来欣赏一下吧。
gre阅读高频题型训练注意事项和方法细节详解指点
新gre阅读基本题型介绍
1. 直接事实题(对文章中有明确叙述的内容进行正面提问的题目)
according to the passage/author...the author states that...the author mentions which one of the following as...
做法:同义替换(找原文的语言重复)的三种情况:变换同义词,变换句型,变换同根词词性。
2. 取非题/取反题
1)对比题:由强对比语气出的题。a 与b 对立,文中只有a 的特征,问b 的特征,则对a取非即可。
2)改善题:正改善题和负改善题
a)正改善题:虚拟语气 表示正改善的说法=正改善题。做法是“回原文中找缺点,然后取非”。正改善题的说法有:better, improve, more illuminating/enlightening/convincing/useful
b)负改善题:虚拟语气 表示负改善的说法=负改善题。做法是“回文中找优点,然后取非”。负改善的说法有:less illuminating/enlightening/convincing/useful (改善题的变体)改善题的选项特点:1)可能出现极端词汇,2)干扰选项(未取非)。
3. (in order) to / 举例作用题问法:in order to 或to (优先排除含有例子词汇的选项) 做题技巧:先观察以“illustrate”或者“give an example of”开头的选项。标准做法分以下三种情况:a)先结论后举例:for example, for instance, such as, like b)先举例后结论:强因果关系词hence thus therefore c)无任何语言现象:以第一种情况“先结论后举例”居多。
4. except 题/排除题:由四项小列举出的题和罗马数字题(渐少)做题方法:定位于文中的大/小列举。
新gre阅读题如何练习与注意
四种错误选项:混偏反无
慎重对待含有强调性语言(最高级、唯一性和比较级)的选项。文字对应法:选项词汇和题干词汇应位于原文同一层次。长选项竖读法:纵向比较所有选项,尤其是开头。找到相同的语言部分。如果某几个选项中相同语言对这个题有用,那么先看这几个选项;否则,先看其它选项或者这几个选项的差异部分。
新gre阅读题做题练习方法:文字定位法
1. 一般做法:文(主题词)。 题干(主题词)。 文(主题词)(时间分配__四六原则)。
2. 排除法不到万不得已不用,将主要时间花在提炼题干上。
3. 两种特殊情况:如果题干主题词在文中多次出现,那么先定位在其首次出现之出;如果题干主题词与主题有关,那么先定位在主题句。
gre填空题高分备考建议
对于这一部分,笔者的主要观点有如下:
①填空题整体备考投入产出效率较高
②单空题和句子等价在填空题目中有着相对更高的备考投入产出效率
③对于中国考生填空题要额外的多花功夫在gre单词的复习上
在说备考建议及指导前,笔者在此先简要说明关于gre考试语文部分的算分情况。在第三版官方指南第8页关于语文部分算分有一个简短扼要的说明:within each section, all questions contribute equally to the final score. 大家需要注意的是,在一个语文部分中,不管是单空题还是双空、三空还是句子等价题甚至是阅读题在这一个section中分值一样,并不存在一道多空题分数就比一道单空题要多的说法。
此外,第三版的官方指南48页说道:single correct answer, consisting of one choice for each blank; no credit for partially correct answers. 即每个空格选择一个选项,多空题必须每个选项全对才有分,部分正确没有分。
结合上述说法我们会发现,如果考生做对18题左右就可以获得150/170的verbal分数,而在这个分数段,填空题的投入产出效率高于阅读,毕竟相比较于阅读量明显高的阅读文章,填空题哪怕是稍长的三空题都在阅读的难度上低于阅读文段。
此外,对于一个verbal section的10道填空题,不论本section的难度是easy、medium抑或是hard,逻辑强度和选择难度相对较低的“6选2”句子等价题占到填空题目数量的40%,笔者在实际教学中对于任何层次的同学都提出了句子等价题最多错1个(因为该题型空格少且选项绝大多数情况下为同、近义词)且单空题少错(单空题相比较于有错不得分的多空题得分难度相对较低)的要求,在实际的备考中能够按照科学备考计划来备考的考生基本都可已达到上述要求。
笔者最后需要指出的是:官方指南没有强调的一点那就是单词,考生朋友已经知道gre单词繁难的不像话,而对于考生而言更加“雪上加霜”的是,单词在句子填空中是非常重要的,因为相比较于侧重于强调句间、段落间大意的阅读题,填空题很多情况下涉及句子内部成分的逻辑关系,不仅如此选项也会大概率的出现gre单词,这时候如果单词量不过关在做句子填空题时会感觉处处碰壁。
笔者的建议是单词在熟练度达到一定程度后加上英英解释和同反义词群总结:英英解释是让考生对于单词的含义有了更加全面具体的认识(汉语释义有时因为其过度的凝练而让考生没有认知到精确的意思);而同反义词群则可形成词以类记的效果,句子填空题很多情况下在逻辑关系判断清楚后就是同反义词的选择,如果有了词群的感觉在选择选项时会相对轻松。
gre阅读备考背景知识之美国文学及历史事件
早期美国文学
1620-1820年,这段时期的主要历史事件(包括历史学家普遍达成共识)
1)早期定居:1607年第一个殖民地詹姆斯敦(jamestown)建立;1607年,英国人来到北美大西洋沿岸,开始建立第一个殖民地弗吉尼亚经过不断的发展,到18世纪30年代,英国人已在北美大西洋沿岸建立了13个殖民地。在此期间大批移民移居北美,其中大多数是英国人,所以直到今天,英国和美国都有着千丝万缕的各种联系,美国和英国的地名也有着惊人的重复率,当然也有不少来自欧洲其他国家,此外还有不少从非洲贩运过来的黑奴。他们为北美的开发做出了重要贡献。
2)1620年 “五月花号”(”may flower”),该事件不光出现在gre阅读中,托福里也出现过。
3)1775-1781年,北美爆发独立战争,1776年7月4日大陆会议通过了由托马斯·杰斐逊执笔起草的《独立宣言》,宣告了美国的诞生。1783年9月3日,英王代表与殖民地代表于凡尔赛宫签订巴黎条约,英国正式承认美利坚合众国成立。在这一时期,美国的主要文学代表人物有:安妮·布雷兹特里特(anne bradstreet, 1612-1672),美国文学中第一位重要的女诗人,《沉思》(“contemplations”, 1678),本杰明· 富兰克林(benjamin franklin, 1706-1790),代表作《自传》(the auto biography, 1771-1790),菲利斯· 惠特利(phillis wheatley 1754-1784),黑人女诗人,代表作《不同题材的诗歌,宗教的与道德的》(poems on various subjects, religious and moral, 1773)。
浪漫主义时期
1820-1865年,美国文艺复兴时期又称新英格兰文艺复兴(new england renaissance)。指1830年代左右到南北战争结束的一段时期,这一时期美国文学日趋成熟,成为一种反映民族精神的文学。美国文艺复兴被认为是浪漫主义的继续,尤其在爱默生的超验主义(transcendentalism)哲学中得到展现。
这时美国文坛由一批新英格兰作家所主宰,其中著名的有华盛顿·欧文(washington irving, 1783-1859),代表作品,《见闻札记》(the sketch book, 1819-20),詹姆斯·费尼莫·库柏(james fenimore cooper, 1789-1851),代表作品《皮袜子五部曲》(leatherstocking tales): 纳蒂·班波(natty bumppo)《开拓者》(pioneers, 1823)、《最后的莫希干人》(the last of the mohicans, 1826)等5部。拉尔夫·沃尔多· 爱默生(ralph waldo emerson, 1803-1882),代表作品《论自然》(nature, 1836),亨利·大卫·梭罗(henry david thoreau, 1803-1862)代表作品《沃尔登湖》(walden, 1854),埃德加· 爱伦· 坡(edgar allan poe,1809-1849) 诗人、短篇小说家、文学评论家。侦探小说之父。代表作品《乌鸦》(“the raven”, 1844)《厄舍古屋的倒塌》(“the fall of the house of usher”, 1839);纳撒尼尔·霍桑(nathaniel hawthorne, 1804-1864)《红字》(the scarlet letter, 1850);赫尔曼·麦尔维尔(herman melville, 1819-1891),代表作品《白鲸》(moby-dick, 1851);沃尔特· 惠特曼(walt whitman,1819-1892)代表作品《草叶集》(leaves of grass, 1855,1856, 1860-1861)
现实主义和自然主义时期
1865-1914年,这一时期美国文学的时代背景是收到南北战争(1861-65年)的影响及战后重建时期(reconstruction)和西进运动 (west movement)的影响,内战结束后,美国赶上了工业化发展的最后一班车,随着工业化进程加快和垄断资本主义形成,人们的传统生活方式收到全面的冲击。
这一时期美国的代表作家有爱米莉·迪金森(emily dickinson,1830-1886),这是一位独特的女诗人,孤独的一生,奇特的风格,写过1775首诗。威廉·迪恩·豪威尔斯(william dean howells, 1837-1920),美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倡导者和奠基人之一。伟大的马克·吐温(mark twain, 1835-1910),代表作《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the adventures of huckleberry finn, 1886)一生旅居欧洲的亨利·詹姆斯(henry james, 1843-1916)小说家、文学批评家。代表作品《黛西· 米勒》(daisy miller, 1897)使节》(the ambassadors, 1903)自然主义小说家西奥多·德莱赛(theodore dreiser, 1871-1945), 代表作品《嘉莉妹妹》(sister carrie, 1900)
两次大战期间
这一时期是美国文学的第二次繁荣,其背景包括垄断资本主义和现代资本主义文明的冲击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1920年代美国经济的繁荣1929-1930年代的大萧条,现代主义思潮,马克思主义和“红色的三十年代”,以及弗洛伊德心理学对美国的影响。这一时期美国文坛的代表人物包括:威拉·卡瑟 (willa cather, 1873-1947)代表作品:《我的安冬尼娅》(my antonia,1918);t.s. 艾略特(t.s. eliot, 1888-1965),代表作品《荒原》(the waste land, 1922)。
“迷惘的一代”(the lost generation),又称迷失的一代,是美国文学评论家格特鲁德·斯坦因提出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出现的美国一类作家的总称。他们共同表现出的是对美国社会发展的一种失望和不满。他们之所以迷惘,是因为这一代人的传统价值观念完全不再适合战后的世界,可是他们又找不到新的生活准则。他们认为,只有现实才是真理,可现实是残酷的。于是他们只能按照自己的本能和感官行事,竭力反叛以前的理想和价值观,用叛逆思想和行为来表达他们对现实的不满。关于“迷惘的一代”的来源,海明威在他的散文中提到过。当时格特鲁德·斯坦因小姐使用的t型福特车的发火装置出了故障,车行里那位当过兵的小伙子在修理斯坦小姐的旧车时技术不熟练,而且工作态度也不够认真,斯坦小姐提出抗议后,车行老板狠狠地批评了他。这位老板对他说:“你们都是迷惘的一代。” 于是斯坦因小姐回去之后就对海明威说 “你们就是这样的人。你们全是这样的人,你们所有在战争中当过兵的人。你们都是迷惘的一代......你们不尊重一切,你们醉生梦死......别和我争辩,你们就是迷惘的一代,与车行老板说得一模一样。“ 后来,海明威把这句话作为他第一部长篇小说《太阳照常升起》的题词,“迷惘的一代” 从此成为这批虽无纲领和组织但有相同的创作倾向的作家的称谓。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家可谓人才济济,斯各特·菲茨杰拉德,代表作品《了不起的盖茨比》(the great gatsby, 1925)欧内斯特·海明威,代表作品《永别了,武器》(a farewell to arms,1929);威廉·福克纳(william faulkner,1897-1962 ),代表作品《喧哗与骚动》(the sound and the fury,1929);尤金·奥尼尔(eugene o’neill, 1888-1953),戏剧家,1936年获诺贝尔文学奖代表作品《榆树下的欲望》(desireunder the elms, 1924);佐拉·尼尔·赫斯顿(zora neale hurston, 1891-1960),代表作品《他们的眼睛望着上帝》(their eyes were watching god,1937);理查德·赖特(richard wright, 1908-1960),代表作《土生子》(native son, 1940)。
战后美国文学
1945-今,这一段时期的时代背景包括: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冷战时期:麦卡锡主义,同时期进行的民权运动、妇女解放运动、学生运动、反战运动、反文化思潮、环保运动,科学技术发展中美国的突破,如人类登月、计算机的发明等,美国当时社会兴起的存在主义,后现代主,多元文化与复数的美国文学共存。
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家包括j. d. 塞林杰(j.d. salinger, 1919-),代表作品:《麦田里的守望者》(the catcher in the rye, 1951);拉尔夫·埃利森(ralph ellison, 1914-1994),代表作品《看不见的人》(invisible man, 1952);爱伦·金斯伯格(allen ginsburg, 1926-1997),代表作品《嚎叫》(howl, 1956);杰克·凯鲁亚克(jack kerouac,1922-1969),代表作品《在路上》(on the road, 1957);索尔·贝娄(saul bellow, 1915-2005),代表作品奥吉·玛奇历险记》(the adventures of augie march, 1953);托尼·莫里森(toni morrison, 1931-)《娇女》(beloved,1987)。